1985年我放弃留队机会,选择退伍,还没进家门就被父亲追着打

 162    |      2025-08-04 05:32

我这辈子,做得最错、最放不下的一件事,就是当年退伍。明明连长和指导员都拼命想让我留下,我还是铁了心要走。我家在村里,普普通通。爸妈是地道的庄稼人,地里刨食养大我们姐弟四个。两个姐姐读到初中就回家帮着干活了。家里紧巴巴的,爸妈硬是省下每一分钱,供我和弟弟念完了高中。弟弟打小就聪明,学习拔尖,考试回回排前头。我们老房子的土墙上,密密麻麻贴满了他的奖状,那是全家人的骄傲。最后也真争气,他是我们村头一个大学生,后来在城里工作,把家安在了上海。我呢?跟姐姐比不够勤快,跟弟弟比不够机灵。高中复读了两年,还是没考上大学。我爸一看这路走不通,就建议我去当兵。那年头,当兵是条出路。我们村那年去了八个,我年纪最大。新兵连结束,运气不错,分到了汽车团三连五班。那时候学开车可吃香了,尤其对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来说,在部队学门技术,退伍回去也好找工作。一开始,我也这么打算的。

我们连有一百来号人,车呢,只有十五辆。平时就五辆车出任务,剩下的都在车库里趴着。我们的活儿,就是训练,还有不停地保养那些不出动的车。入伍头一年,我连方向盘边儿都没摸着。到了第二年,机会来了,连里挑了我跟另外五个兵,去司训队学了半年多开车。学成回来,才算开始跟着连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兵出车干活。开始就是坐在副驾驶,熟悉路线。后来老兵点头了,才让我上手开车。谁能想到,我第一次单独执行运输任务,半道上车就趴窝了。那是大冬天,还下着雪,天冷得能冻掉耳朵。好在在司训队多少学了点修车,我一个人捣鼓了半天,总算把车修好,能动了。等把车开回连队,早过了晚饭的点儿。连长一直等着我。那会儿不像现在有手机,随时能报个信儿,我没办法通知连里情况。连长看我平安回来,先让我去吃饭。吃完饭,他单独找我谈了话。我以为自己临危不乱,把车修好也算表现不错,结果挨了顿批评。其实连长人挺好,尤其对我们这些农村兵,特别关照。到了第三年,我回家探亲,在县城街上碰见了高中同桌刘建明。高中那会儿,我们班就考上了五个大学生,他是其中一个。毕业以后好几年没见了。他在省城工作,那天碰巧回县城。他挺热情,拉着我吃了顿饭,聊了聊各自的近况。分开的时候,互相留了地址。时间一晃,到1985年,我在部队干了快五年了。当班长也当了两年多。虽说没能提干,但论军事素质、开车修车的本事,在连里都是拔尖的。继续留在部队转志愿兵,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那年,刘建明给我写了封信,问我在部队的情况。信里提到他们单位在招司机,特别说了军人优先,问我想不想过去干。我琢磨了一个晚上,前前后后想了好几遍,最后下定决心:退伍。

连长和指导员听说我要走,都挺吃惊,不明白我怎么突然就要退伍。我当时心里盘算着,早晚都得回地方,不如趁早打算。再说了,那边有刘建明帮衬着,应该能找个好去处。可这个想法,我没法跟连长指导员说透。他们一直劝我留下,但我铁了心,还是选择了离开部队。让我没想到的是,我退伍回家这事儿,我爸好像早就知道了。我提着行李刚进家门,话都没说一句,我爸抄起扫把就追着我打。我一边躲一边想解释,可我爸气得不行,认准了我是当了“逃兵”,丢了他的脸,根本听不进去一个字。为这事,他还气得大病了一场。

后来,靠着退伍军人的身份和刘建明的帮助,我确实进了省城的机关单位,成了领导的专职司机。再后来,调到办公室工作,一直干到副处级退休。如今,我回到农村老家养老。日子看着也算安稳,可心里那个疙瘩,一直没解开。这些年过去了,每每想起当年那个决定,后悔就像藤蔓一样缠着我,越缠越紧。回头想想,当时总觉得在部队一辈子看不到头,早晚得出来,不如趁年轻有战友帮忙,早点找条“实在”的路。可现在才真正明白,那条看似稳妥的路,走远了,却彻底错过了另一种可能的人生。那种在熟悉的军营里、在战友身边、开着自己熟悉的老伙计,把日子扎扎实实过下去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这个错,我这辈子也抹不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