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情绪正围绕三组关键数据展开博弈。
本周A股在冲高后进入震荡调整,上证指数虽然守住5日线支撑位,但机构资金已出现分化——游资持续加仓,主动型基金周三起转为净卖出。
这种背景下,周末披露的7月经济数据和海外市场动向尤为关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CPI同比持平,核心CPI连续三个月回升至0.8%。
这个数字比预期温和,说明消费复苏仍在推进,但力度有限。
与居民消费相比,工业领域的变化更值得关注。
PPI同比下降3.6%,但环比降幅收窄0.2个百分点,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回升的迹象明显。
这类基础工业品价格回暖,往往预示着制造业景气度将逐步改善。
从细分领域看,光伏组件和多晶硅价格近一个月涨幅超过8%,锂电池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也结束下跌趋势。
这些变化对A股相关板块形成支撑,特别是涉及新能源产业链的上市公司。
需要留意的是,这类周期性行业的回暖能否持续,还要观察后续基建投资和出口数据的配合。
上市公司分红数据刷新纪录。
截至7月末,A股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已达2.4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央企在市值管理要求下分红意愿增强,民企则受减持新规约束提高分红比例。
这种真金白银的回馈正在改变市场生态,去年开始A股已从融资市转向投资市。
高股息策略受宠,四大行股价年初至今平均涨幅达15%,明显跑赢大盘。
海外市场方面,美联储政策预期出现微妙变化。
摩根大通最新预测将首次降息时点提前至9月,并预计年内有三次降息。
这个调整与特朗普提名新美联储理事有关,市场解读为货币政策可能转向宽松。
受此影响,纳斯达克指数周五创历史新高,但中概股表现平平,反映外资对中美市场的配置差异。
当前市场处于微妙平衡状态。
国内经济数据显示复苏仍在继续,但力度尚不足以推动指数快速突破。
高分红资产提供防守基础,科技成长板块则需要更多政策催化。
下周指数可能在当前位置震荡整固,等待更多经济数据指引方向。
从资金面看,若外资回流趋势延续,市场仍有向上拓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