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导弹把天花板掀翻的前几分钟,他们居然还在聊美国人那套“和平方案”。
这事儿想起来就觉得后背发凉。地点是卡塔尔首都多哈的一片住宅区,哈马斯的海外总部就设在那。以色列空军出动了十五架战机,空中加了油,不远千里就是为了这一下。十枚导弹下来,房子成了废墟,说是外科手术式打击,但还是没能把哈马斯的核心人物,特别是那个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给端掉。他跑了。
行动不算完全成功,但传递的信息却异常清晰。卡塔尔第一时间跳出来强烈谴责,哈马斯更是怒不可遏,说这所谓的和谈从头到尾就是个骗局,美国人分明是在给以色列打掩护。
这戏是演给谁看的?当时以色列国内,关于要不要总攻加沙城吵得正凶。军方已经控制了加沙城百分之四十的区域,内塔尼亚胡更是直接下了“全城撤离令”,这种命令以前可没有过。在这么个节骨眼上,突然跑去炸多哈,很难不让人觉得这是在转移视线。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到卡塔尔,加沙那边做什么,动静似乎就小了些。
当然,事情没这么简单。以色列压根就没想过要谈判,他们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就是要彻底干掉哈马斯。这次直接把导弹对准哈马斯的谈判团队,等于是在全世界面前,亲手把谈判桌给掀了。用行动告诉你,别谈了,没得谈。
这股狠劲,也跟国际上的大环境有关。欧洲那边也快按不住了。法国、英国、加拿大,甚至澳大利亚,都在盘算着要在九月份的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根据一些非官方的民调数据,超过半数的欧洲民众也支持这一决定。这等于是在外交上把以色列往墙角逼。与其被动地等着被孤立,不如自己先把局面搞得更复杂,用既成事实来破坏任何“两国方案”的可能。
就在多哈的废墟还冒着烟的时候,一句更吓人的话从以色列国内传了出来:“今天是卡塔尔,明天是土耳其。”
说这话的是个以色列学者。这话一出,可不是闹着玩的。土耳其和以色列的梁子早就结下了。埃尔多安这个人,跟以色列一直不对付。他甚至一直怀疑,2016年那场差点让他丢了老命的军事政变,背后就有以色列的影子。以色列这边呢,也一直觉得土耳其是哈马斯背后的支持者之一。早在今年六月,就有一位以色列记者在电视节目上公开讲,解决了伊朗和哈马斯,下一个就是土耳其。
这么一看,所有事情都串起来了。空袭多哈,既是给加沙的行动打掩护,也是一次强硬的政治表态,更是为下一步行动做的铺垫。整个中东的局势,就像一锅已经烧开的水,现在又有人往里扔了块烧红的铁。
巴以之间的那点和平希望,早就被炸得连灰都不剩了。现在战火的阴影已经从加沙飘到了多哈,下一个又会是谁?棋盘越下越大,只是没人问棋子愿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