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舞会照片,竟然能引发这么大的争议?这年头,网上冲浪可真得小心,一不留神就成了“众矢之的”。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网上流传了几张照片,说是张兰的母亲参加了一个舞会。照片嘛,就是一些老人家聚在一起,穿着漂亮的衣服,跳跳舞,乐呵乐呵。可就是这么简单的几张照片,却引来了不少人的指责和批评,各种声音都有,让人看得云里雾里。
说实话,这事儿要是放在以前,根本算不上什么新闻。想当年,跳舞可是个时髦的玩意儿。大院儿里,公园里,哪个地方没个舞池?大爷大妈们扭着秧歌,跳着交谊舞,那叫一个热闹。你要是问问那些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他们肯定会告诉你,跳舞可是一种健康的娱乐方式,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放松心情,还能增进邻里感情。那时候,谁家要是不参加个舞会,感觉都跟时代脱节了。
可现在呢?怎么就变了味儿了?网上但凡有点风吹草动,立马就能掀起轩然大波。“见风就是雨”、“乱扣帽子”的现象,那可是太常见了。今天你说句啥,明天我就给你安个罪名;今天你做点啥,明天我就把你批得体无完肤。
说白了,这就是网络浮躁惹的祸。信息碎片化,情绪化表达,缺乏独立思考,这些都是导致网络浮躁的原因。你随便刷刷手机,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真真假假,鱼龙混杂。很多人根本没时间、也没耐心去仔细辨别信息的真伪,看到什么就信什么,听到什么就传什么。而且,现在的人,表达情绪的方式也越来越直接,动不动就开骂,动不动就人身攻击。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都懒得自己思考,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别人做什么,他就跟着做。这样一来,网络上的声音就会变得越来越单一,越来越极端。调查显示,网络暴力和键盘侠现象日益严重,很多人因为在网上说了几句不同的话,就被骂得体无完肤,甚至被迫关闭账号。
其实,想想我自己,也曾经因为粗心大意犯过错误。有一次,我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写得挺好,就没仔细看,直接转发了。结果,后来才发现,文章里面有很多错误的信息。那时候,我真是后悔死了,觉得对不起那些相信我的人。
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网络上,一定要保持理性思考。我们不能看到什么就信什么,听到什么就传什么。我们要认真了解情况,仔细辨别信息的真伪,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被谣言所迷惑,才能避免被情绪所左右,才能避免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
咱们老百姓上网,图的就是个乐呵,是想看看新闻、聊聊天、分享生活。如果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暴力语言,那还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提升自己的信息辨别能力,不盲目跟风,不人云亦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理性的互联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