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工业恐慌升级!真正威胁不是中国,而是被中国超越的恐惧

 91    |      2025-10-09 20:58

有时候想想,真觉得像做梦一样。也就二十来年吧,感觉整个世界都颠了个个儿。

我这代人,小时候的记忆里,“工业”这两个字,那基本就等同于德国、日本、美国。电视里放的,画报上印的,全是人家的东西。那时候谁家里要是有一台索尼的电视,或者能开上一辆桑塔纳,那在邻里街坊里,腰杆都能挺直不少。我们自己呢?说起来有点心酸,就是个巨大的市场,一个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的学生。人家吃肉,我们能喝口汤,还得看人家的脸色。

就说手机吧,诺基亚、爱立信,那会儿是什么样的存在?简直就是神。我们吭哧吭哧地造衣服、造鞋子,一船一船地运出去,换回来的钱,可能也就够买人家一小箱芯片。人家闭着眼睛就能把钱挣了,技术壁垒高得吓人,你想学?门儿都没有。可谁能想到,就这么几年,华为、中兴这些名字,硬生生地把牌桌给掀了。你看后来美国人那股急眼了的劲儿,就知道这一下是真打到他们的痛处了,动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

汽车就更别提了。奔驰、宝马、奥迪,BBA,曾经是多少中国家庭的终极梦想。那时候聊车,聊的就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调校,这些东西,话语权全在人家手里。可现在呢?你再去停车场转转,或者跟朋友吃饭聊天,话题早就变了。大家聊的是续航、是智能座舱、是自动驾驶。嘴里蹦出来的,全是比亚迪、蔚来、理想,甚至连小米都杀进来了。时代的大浪就这么打过来了,以前那些躺在功劳簿上的老牌巨头,一觉醒来,发现赛道都换了,自己好像连怎么起跑都得重新学。

要说最解气,也最能说明问题的,还得是高铁。这事儿太经典了。当初我们想建高铁,那真是求着人家,西门子、阿尔斯通、川崎重工,一个个都是大爷。市场给你,钱也给你,就求你把核心技术转让一点。结果呢?人家那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技术是命根子,怎么可能给你?就想吊着你,让你永远当个组装工,永远离不开他们这些“老师傅”。

后来发生的事我们都知道了。封锁嘛,我们见得多了。最后硬是靠着自己,一根钉子一根钉子地敲,一行代码一行代码地写,愣是把这块最硬的骨头给啃下来了。现在你跟任何一个外国人说起“High-speedRail”,他们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绝对是“China”。这已经成了我们的一张名片,亮闪闪的,谁也夺不走。说个数据吧,到今年,咱们的高铁里程估计要奔着五万公里去了,这是什么概念?把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的高铁里程条全加起来,还没我们多。当初那些捂着技术不给的,现在回头看,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

如果说高铁是我们咬着牙追上来的,那在一些全新的领域,比如5G,比如新能源,我们甚至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前面。这就让西方的那些老牌工业国,感觉更难受了,那种焦虑,是实实在在的。

5G这东西,他们还在为建一个基站要不要投票、会不会影响市容吵个没完的时候,我们这儿的信号,早就上珠穆朗玛峰了。我们的基站数量,说出来都吓人,比好几个发达国家加起来的总和还多得多。我们这儿,别说大城市,现在很多山沟沟里刷短视频都溜溜的,这就是实力。

还有新能源车,那已经不是“超车”了,简直是直接开辟了一条新大陆。现在全世界的电动车,一半以上都跑在中国的路上。我们有最牛的电池技术,有最完整的产业链,从一块锂矿石,到一辆能上路的智能汽车,所有环节我们自己都能搞定。连一向高傲的德国媒体都不得不承认,中国已经从一个模仿者,变成了很多领域的“游戏规则制定者”。

所以啊,他们急了,慌了,开始搞什么“脱钩”,筑什么“小院高墙”。但他们好像没想明白一个最根本的道理。这就像一场赛跑,你发现旁边的人超过你了,而且越跑越快,你的第一反应不是反思自己为什么跑得这么慢,体力哪里出了问题,而是伸出脚去绊他一下,或者在前面挖个坑。这有用吗?可能暂时能让他慢一点,但改变不了你自己已经落后的事实。

说到底,把别人的进步当成对自己的威胁,这本身就是一种心虚。真正的风险,从来不是中国跑得太快了,而是他们自己,是不是已经跑不动了,或者说,已经不知道该往哪条新路上跑了。这个道理要是想不明白,那再高的墙,也挡不住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