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将向俄宣战?多国拒绝派兵乌克兰,特朗普对中国有个请求

 202    |      2025-08-30 21:01

欧洲会不会宣布对俄宣战?多国都明确表示不打算派兵支援乌克兰,就在这个时候,特朗普还向中国提出了个不大合适的请求。这一连串的消息让本来就扑朔迷离的俄乌局势又变得更复杂了。说到底,当美国和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摇摆不定、迟疑不决时,特朗普又为何把注意力转向了中国呢?

8月25日那天,俄罗斯一名军官站出来说,欧洲大概三年之内就会直面对俄宣战。之所以欧洲一直在拖延乌克兰的战事,主要是想为自己动员军力争取时间。这事儿其实还真是有迹可循,欧盟确实在做功课,一方面不停渲染“俄罗斯威胁”的说法,另一方面也拿出一些援乌方案,比如防空系统、导弹啥的,甚至还砸了170亿欧元,意在增强欧洲的军事调配能力。

可是呢,说得容易,真要把兵送到乌克兰战场上,许多欧洲国家又不敢轻言冒险。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支持乌克兰方面表现得挺积极,可意大利副总理萨尔维尼一句话就戳破了虚伪,他说:“如果马克龙真想打仗,就自己带头去戴头盔、穿防弹衣,别把法国的年轻人送到前线去。”再加上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希腊这些国家,也都纷纷表示拒绝派兵,因为他们心里明白,这不仅意味着冒风险,还可能触碰到俄罗斯的底线。

从表面看,欧洲领导人嘴上喊得很烈,其实心里都明白,一旦欧洲军队真到乌克兰战场上去,那就等于点燃了与俄罗斯的正面对抗。对不少国家来说,这个风险太大了,他们宁愿在后方提供援助和物资,甚至增加防御开支,但绝不会轻易派人前线“挡子弹”。

美国的立场变动让人有点意外。最近,特朗普在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时坦言,俄乌冲突比他以前想象的还要复杂得多,本以为调停会很容易,结果发现这事儿一点都不简单,甚至变成了最难啃的骨头。主要原因就是普京和泽连斯基之间互相看不顺眼,一个不愿意妥协,另一个死磕到底,导致任何会谈都难以取得进展。特朗普还感慨道,“一个巴掌拍不响”,意思是他们俩得先自己坐下来面对面谈,哪怕他自己要出马干预,也得等俄乌先迈出这一步。

可以看出来,特朗普一方面想证明自己能出面终结这场战争,另一方面又不太愿意用美国的硬实力出手,所以他需要一个既能跟普京、泽连斯基沟通,又有国际影响力的人物来补足这个空缺。26日那天,他还表示希望中国能加入俄乌的谈判,不过实际上,自从冲突开始,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一直是促和劝谈,没有跟西方一起对俄制裁,也没有放任局势失控。特朗普心里很明白,如果能把中国拉到谈判桌前,不仅能减轻美国的负担,还能在政治上赢得一些加分,树立起“解决大国冲突”的形象。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对中国来说,乌克兰危机的核心其实并不是中美能调解的矛盾,而是俄罗斯跟西方之间的战略冲突。中方一直强调的,是“尊重各国合理的安全关切”,这就意味着无论是普京还是泽连斯基,都得在现实面前让步。至于那个“领土交换”的提议,虽然在美俄之间也有人提起,但到底行不行,还得看基辅愿不愿意接受失地这个现实。

俄方提出的条件是乌克兰要保持中立,不加入北约,还得禁止西方在那儿驻军。要是不满足这个要求,谈判就还是难以推进。换句话说,特朗普把中国拉进来,想让北京充当“调解人”,但到底能不能打破僵局,并不是美国一句“出手相助”的话就能办到的。对中国而言,参与这事可以,但条件是要尊重事实,理解各方的核心关切,别总让中国去承担责任。

整体来看,“欧洲会对俄宣战”这个说法,更像是个舆论和心理上的炒作而已,真敢行动的国家少之又少。美国不愿冒风险,欧洲各国又都犹豫不决,这也反映出目前的实际格局。在这个情况下,特朗普想把中国拉进俄乌的谈判,不外乎是想把难题甩出去,自己再捞点政治红利。而战争咋收场,还是得看当事的几方:俄罗斯能不能接受一些有限的让步,乌克兰能不能认清形势,适当妥协,以及美国和欧洲能不能真正放下自己的地缘利益,不再把乌克兰当成用来对抗俄罗斯的工具。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