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两大昏招:美国政客如何用稀土和航班,精准打击自家产业

 134    |      2025-10-09 09:55

有的人牌打不过,就喜欢直接掀桌子。

掀桌子这个动作,看着霸气,其实是心虚。因为按规矩玩,他知道自己赢不了,所以干脆把规矩本身给扬了,用混乱来掩盖自己的无能。

最近美国一位议员给特朗普写的信,就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掀桌子表演。

信里就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中国要是不在稀土上给我跪下,我就让所有中国航班滚出美国机场。

这套路,把稀le土和航班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强行捆绑,搞得跟什么“跨领域精准打击”一样,听着虎虎生威。但你只要稍微把脑子从情绪里拔出来,仔细盘一盘,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在下棋,这是在用自己的脸去猛撞对方的拳头,还问对方为什么不投降。

这封信的魔幻之处在于,它完美地论证了,一个政客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可以多精准地伤害自己国家的利益。

我们先聊稀土。

这位议员觉得,稀土是中国脖子上的绳子,只要美国一拉,中国就得窒息。

现实是什么?

现实是,这条绳子绕了个圈,另一头正套在美国军工复合体和高科技产业自己的脖子上。五角大楼的报告白纸黑字写着,F-35隐形战斗机,爱国者导弹,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这些国之重器,离了中国处理过的钕铁硼永磁体,就是一堆昂贵的废铁。

美国本土不是没稀土矿,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去年挖了4.3万吨,看着不少。但这就好比你家后院能种出顶级的神户和牛,但全世界唯一会做顶级刺身的米其林三星大厨在中国。你光有生肉,除了茹毛饮血,你还能干嘛?

从矿石里把稀土元素分离提纯,是一套极其复杂、污染巨大、技术门槛极高的工艺。全球90%以上的分离产能,在中国。美国挖出来的矿砂,得装船运到中国,加工完了,再买回来。一来一回,物流成本和加工费直接让价格涨了四成。

所以你看懂了么?这位议员喊着要卡中国的脖子,实际上是要求美国矿工把矿挖出来后,别卖了,直接堆在仓库里风干,等五年后美国自己的分离厂建成再说。这不叫制裁,这叫行为艺术,主题是《我们是如何把自己憋死的》。

更骚的操作在数据里。今年中国稀土氧化物这种初级原料,出口量暴涨了660%,但高附加值的磁铁成品,出口反而降了快20%。

这翻译过来就是:沙子可以卖给你,但芯片我不卖。你想自己拿沙子搓芯片?行啊,先盖厂房,再解决环保问题,再培养两千个能驾驭酸溶萃取的熟练工程师,五年后我们再聊。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雷神公司的导弹交付期估计得排到下个世纪。

这就是典型的瞎积薄发,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连底层逻辑都没跑通。

说完了稀土,我们再看航班这张牌,这就更离谱了。

用停飞航班来威胁,潜台词是“我不让你的人来我家,你就怕了”。

但商业世界不是幼儿园吵架。中美航线现在每周就48班,连疫情前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客座率常年六成徘徊。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是说这趟生意本来就半死不活,你现在跳出来要给它拔管。

拔谁的管?

美国三大航司,达美、美联航、美国航空,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普遍超过15%,而且这部分是利润极高的高端商务客流。真停飞,达美航空的三季度财报可以直接撕掉三页。旅游协会更是算过一笔账,每取消一班中美航班,美国本土酒店、餐饮、零售业就要承受420万美元的直接损失。

这操作,就像一个拳击手在比赛中,不打对手,反而对着自己的肝脏来一记重拳,然后质问对手:“你看我勇不勇?怕不怕?”

对手怕不怕不知道,但裁判肯定会把你抬下去。

谁是这个局里的“裁判”和“对手”?是市场规律和欧洲人。美国航司主动让出航线时刻,你信不信欧洲的汉莎、法航能连夜开香槟,空客的订单部门能把电话打爆?波音的737MAX在中国复飞还没影呢,空客已经签了292架的大单。这时候你再主动把航空市场让出去,这已经不是商业竞争了,这是资敌。

所以你看,这位议员的逻辑闭环是什么?

第一步,制造一个耸人听闻的议题。

第二步,伤害自己国家的核心产业。

第三步,让竞争对手狂喜。

这合理吗?这不合理。所以这事儿的本质压根就不是经济问题。

它是什么?

它是政治。

它是一场秀。

这位议员上半年提了八个针对中国的法案,从限制留学生到审查大学合作,套路一模一样。这就是在政治健身房里办卡冲业绩,动作越夸张,喊声越响亮,围观的人就越多,打赏的竞选资金就越多。至于这套动作会不会让美国经济回家就肌肉拉伤,教练根本不关心。他要的是流量,是选票,是那种“你看我多硬汉”的形象。

这种硬汉形象,是建立在普通人的痛苦之上的。

全球化三十年,早就不是谁离了谁就活不下去的时代了。产业链像一张巨大的网,把所有人都捆在了一起。今天你用航班威胁稀土,明天他就能用芯片威胁大豆。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结果就是电动车涨价,机票涨价,手机涨价,牛排也涨价。

政客们在国会山拍桌子,赢得满堂喝彩,而买单的,是每一个要去超市购物,要去机场出行的普通人。

说到底,一篇好的财经文章,就是要把这种复杂问题扒光了给用户看,顺便再踹两脚。

踹的第一脚,是踹给那些把情绪当武器的人。稀土问题,本质是工业能力和产业链深度的问题,不是挖点土就行的。它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投入、迭代和人才培养,玩的是快种快收的现代工业逻辑。这不是靠一封信就能凭空变出来的。

踹的第二脚,是踹给那些把“脱钩”挂在嘴边的天真派。

断链?谁损失最大?美国工厂等米下锅。欧洲同行趁虚而入。中国的稀土顶多换个买家。你说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卖的是“伤敌八百,自损三千”的猛药。

所以,别再被这种“掀桌子”的表演给骗了。那不是勇敢,那是另一种形式的怯懦。因为他们不敢在规则内解决问题,所以才要诉诸于破坏规则本身。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看懂这种套路,就能少交很多智商税。毕竟,议员们只负责写信,而我们,却要为信里的每一个字,默默买单。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