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老大和老二总得干一架。
跑道上,美国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想当年,它一家就占了全球经济的四分之一。现在呢?十年里哗哗掉了四个点,但第一的宝座,说啥也不肯让。
旁边,中国这个后生悄悄跟了上来。块头越来越大,憋着一股劲,就等最后冲刺。
这场景,基辛格几十年前就算到了。
他说中国是美国要碰上的第五个大家伙。但他话里有话,说中国这不叫挑战,叫“历史性回归”,是人家本来就该有的位置。
美国要是还想按老剧本演,非把人摁死,那结局可就不好说了。这到底是又一个轮回,还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老大的旧账本
美国那套剧本,翻开一看,字字都写着“霸道”。
二战刚打完,大英帝国看着是赢了,其实家底早就被掏空了。
美国人端出个《租借法案》,嘴上说是帮忙,反手就把大英帝国全球的军事基地和资产换走了。日不落帝国的经济命脉,就这么一根根被抽断。
到了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更是釜底抽薪。美元直接跟黄金锁死,英镑被一脚踹下王座。英国人引以为傲的制造业,从此一蹶不振。最后连螺丝钉都得进口,彻底告别“世界工厂”。
收拾苏联,那更是简单粗暴。
冷战最紧张那会儿,美国抛出个“星球大战”计划。硬是逼着苏联把两成国民产值,全砸进军备竞赛这个无底洞里。老百姓的日子,被挤兑得都快没法过了。
三年后,又一刀来了。国际油价雪崩,苏联靠卖油换外汇的活路,被美国人精准地切断了。
经济上绞杀,思想上渗透。又是广播又是扶持反对派,见缝就钻。最后,从东欧剧变到苏联解体,那个庞然大物,轰的一声,碎了。
两次出手,招招都冲着命门去。一套组合拳下来,老大的位置,坐得稳稳当当。
谁富就搞谁
到了80年代,日本冒头了。
日本车、日本电视,卖遍全世界。对美国顺差大得吓人,美国人坐不住了。1985年,纽约广场饭店,一纸协议定了乾坤。
美国拉着英法德,逼着日元升值。短短时间,日元价值翻了一半。日本的出口,瞬间残废。
大量的钱没地方去,疯了一样冲进股市楼市。当年吹牛说,一个东京就能买下整个美国。日经指数冲到快四万点,全民狂欢。
1990年,央行一收紧裤腰带,泡沫“砰”就破了。股市崩盘,房价跳水,企业银行一屁股烂账。日本经济,直接从天上掉进坑里,一趴就是二三十年。
曾经占世界一半的半导体产业,也被美国人连哄带骗地限制住,市场份额掉到不足10%,高科技的牙算是被拔光了。
轮到欧盟,美国换了玩法。
对这个新成立的经济体,美国玩的是分化。打伊拉克,绕开联合国,法德气得直跳脚。盟友之间,裂痕就这么种下了。
俄乌冲突一来,美国的制裁大棒一挥,欧盟的软肋彻底暴露了。天然气价格上天,德国的汽车厂都快开不了工。
最狠的是法国阿尔斯通案。高管在美国被抓,公司被罚得倾家荡产,最后只能忍痛把核心业务卖给美国通用。这种“长臂管辖”,让欧洲人彻底没了安全感。
这届老二不好带
历史转到今天,轮到中国了。
基辛格的话为什么耐人寻味?因为他看出来了,中国跟前面那几个完全不同。
2000年,中国经济才1.2万亿。今天,快20万亿了,已经是美国的七成。最要命的是,人家80%靠自己内需吃饭,不像当年的日本,命根子被别人攥着。
这体格,这结构,让中国有了硬扛的资本。甚至能反过来将你一军。中国要是不卖稀土了,F-35生产线就得停工,特斯拉的电机成本立马涨三成。这已经不是谁单方面欺负谁,而是互相掐着脖子。
科技上,中国的反击更直接。
全世界六成的5G基站,是中国造的。量子计算机“九章三号”,算力把全世界甩在身后。就算是被卡脖子的芯片,华为自己搞出了14纳米,中芯国际的产能也翻了三倍。一步一个脚印,硬是把短板给补上了。
军事上,格局也变了。东风-17,速度快到现有防空系统根本反应不过来。003航母的电磁弹射,技术跟美国人平起平坐。连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都承认,在某些关键领域,美军已经占不到便宜了。这和当年被拖垮的苏联,完全是两回事。
铁幕还是纸老虎
美国表面上还是那个老大。
航母满世界跑,在欧洲增兵,制裁名单越来越长。特朗普总统的“美国优先”,更是把这套逻辑推到极致,似乎主动权永远在自己手里。
可往里看,完全是另一回事。
社会撕裂,债台高筑,基础设施破破烂烂。两党斗得你死我活,国家长远规划根本没人管。有明白人说,美国现在对外越用力,就像一根使劲拉的皮筋,国内的劲就越散,早晚有一天得“啪”一声崩断。这套“围堵”,到底是在巩固霸权,还是引火烧身?
那些被围堵的国家,没一个坐着等死。大家都在悄悄拉自己的朋友圈。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到各种区域合作,都是在想办法摆脱对单一体系的依赖。
有内部消息说,很多国家高层都怕。怕美国的制裁不但弄不死对手,反而逼得对手更快地站起来。
结语
说白了,美国那套“谁不听话就揍谁”的逻辑,听着霸气,其实骨子里是焦虑。
它想用一套旧地图,去走一条新路。正如基辛格警告的,这可能是在给自己挖坑。
当中国用创新、韧性和巨大的内部市场,来回应外部压力时,那个百试百灵的“老二必须死”定律,好像不灵了。
有人还信那套,觉得美国一跺脚,地球都得抖三抖。可也有人看得明白,现在你再喊,听到的,多半是自己的回声了。
你觉得,这场已经摆在明面上的较量,到底谁的底气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