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家庭矛盾,竟把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和治理翻了个底朝天

 84    |      2025-08-25 20:44

小编看到热搜“天价离婚案落幕”,先吐槽一句:一场家庭矛盾,竟把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和治理翻了个底朝天。结果其实很直白——不仅改了股权结构,也把公司多年积累的问题暴露出来。

事实怎么走的?丽人丽妆在8月21日晚公告,实际控制人黄韬与前妻翁淑华的离婚相关股权已完成过户,黄韬持股从32.46%降到28.28%,翁淑华成为重要股东,持股约1,674.75万股,占比4.18%。按当日收盘价10.27元计算,翁淑华手里这笔股权市值约1.72亿元,比判决时增值超40%。媒体和公司公告同步放出,这场耗时四年的民事纠纷终于画上句号,但公司的经营账更难算。

经营面看得更刺眼:营收从2021年的41.55亿元骤降到2024年的17.28亿元,缩水近60%;2025年上半年又由盈转亏,预亏3,000万–4,250万元。更要命的是,欧莱雅、雪花秀、雅漾等国际头部品牌终止或变为轻运营,传统电商零售收入下滑约38%–39%。渠道结构失衡,天猫仍占2024年营收73.43%,抖音等新兴渠道仅18%。自有品牌虽然实现约140%的增速,但份额不足10%。换句话说:失去头部品牌支撑,又没把品牌和渠道两件事同时做起来,业绩自然乏力。

股权层面还有另一笔大动作:今年4月底,阿里系的杭州灏月以每股6.9元将7,038万股(约17.57%)转给新成立的北京琳琅焕彩,交易总价约4.86亿元。公告说是为满足资金需求,受让方看好公司前景入场。但琳琅焕彩成立于2025年3月,表面资本看起来不小,实操能力和过往业绩却很单薄——2024年营收只有5,036元,净利5,010元,2025年1–3月几乎没收入。难免让人怀疑:这是机构化战略投资的套现退出,还是把治理风险悄悄转手?

问题怎么来的?小编认为有三点原因。一是公司治理长期被“家务事”拖累,决策节奏和外部合作频繁受扰;二是行业集中度上升,头部品牌策略调整,中小平台承压;三是数字化转型滞后,没能从以天猫为主,迅速向抖音直播和私域等新渠道平衡,导致收入弹性变差。

丽人丽妆能怎么自救?给出四条较务实的建议:

1、重塑治理结构、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明确大股东与管理层边界,堵住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的风险。

2、加速渠道重构,重点投入抖音、快手和私域的内容与直播能力,力争在12–18个月内把新兴渠道占比提到35%。

3、聚焦自有品牌,深耕SKU和供应链,把利润率较高的自有品牌做成核心,三年内把自有品牌营收占比推到25%。

4、寻求有实操经验的战略投资或并购,补齐资金和品牌资源短板,优先对接懂美妆供应链的合作伙伴。

结语:天价离婚案落幕了,但丽人丽妆的“业绩离婚”还没修好。短期内,股权结构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还在;中长期能否借资本和战略重新配置,把流量依赖转为品牌与渠道自驱,才是真正能否重回增长轨的关键。看热闹的网友也有话说:“这不是公司,是家庭剧场版上市公司”“我们买的是股权不是狗血剧情”。你怎么看?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强调品牌与渠道自主性的今天,哪些美妆企业能抓住这一轮重构机遇?小编会继续盯着这出大戏,跟着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