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主任科员退休金标准,背后有何新变化?

 128    |      2025-08-05 22:33

2023年下半年,在南京,一位刚退休的二级主任科员,拿到了自己的首月退休金,发现这个金额比预想中要复杂不少。

这位主任科员从参加工作起,就按规定缴纳了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超过30年。工作期间工资一直不低,单位在经济发达区,工资基数也相对较高。退休那阵当地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6000元,他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也有5000元。和他一起办理退休手续的,还有几位同事,有的在南京缴了35年,也有转调过来的同事只缴满了25年。每个人拿到的退休金都不一样,有人比他多了几百元,也有人少了小一千。

在详细核算退休金时,光基础养老金一项,他就能拿到165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那块,因为账户里有10万元,按当地规定分139个月发放,每月能再领到719元。还有他工作初期视同缴费年限5年,可以加上325元过渡性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近些年都建了职业年金制度,他账户累计了8万元,每月再有576元补贴到账。所有项目加在一起,最终实际到手的养老金是3270元。

和往年相比,今年南京的退休金算法又做了调整。上年度在岗职工工资涨得不少,养老金计发基数水涨船高。另职业年金这一块对不少主任科员影响挺大,谁在职时缴得久、缴得多,退休后每月能多领几百元也很常见。而也有同事因为调动,缴费年限被分散在不同城市,部分年限还没在南京补齐,导致待遇低了一截。

说起来,看似同一岗位,最终到手的退休金数额却千差万别。根本原因在于:每个人的缴费年限、工资基数、退休地社会平均工资、职业年金缴纳情况、甚至具体的退休政策调整,都在影响着几十年一生所积累的养老金。退休金虽说不是一把锤子定音,背后体现的是每个人几十年来的积累与所在区域的发展水平。

经历了这次算账,这位主任科员和同事们都更加明白,养老金的多少没有完全统一标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是真实存在的。而在单位工作时,每一步脚踏实地的缴纳,未来就能多一份保障。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真得靠前期积累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