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这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传奇人物,再次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作出预测。回顾他的职业生涯,王石曾多次在关键时刻做出准确判断。2023年他警示市场即将进入调整期,如今市场表现印证了他的眼光。在近期一场高端闭门论坛上,这位72岁的地产界元老再度发声,分析当前市场困境与未来机遇。业内人士纷纷关注:王石的新预测,极可能再次应验。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房地产企业家,王石见证了中国房地产从萌芽到繁荣再到调整的全过程。他在1984年创立万科时,中国商品房市场尚未形成。万科从一家小型贸易公司起步,发展成为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地产巨头,王石的每一步战略决策都显示出他对市场走向的敏锐洞察力。
数据显示,王石的预测准确率接近85%。2007年,当大多数开发商仍在疯狂拿地时,他率先提出"银十"可能成为房地产拐点,随后市场果然开始调整;2015年,他再次预警部分城市房价泡沫化严重,提前两年预见了调控政策的出台;2020年,他预测疫情后房地产将进入新周期,市场随后确实呈现出明显分化。
最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深刻变革。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2.5%,销售额下降15.3%。百强房企平均负债率攀升至78.6%,较2020年上升了11.2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从历史高点的14.8%下降至8.4%,住房空置率在部分三四线城市超过25%。
王石在分析当前市场时指出三个关键问题:人口结构变化、金融风险积累和政策转型。中国常住人口已连续三年负增长,2024年出生率降至5.4‰,创历史新低。这直接影响住房需求总量。同时,房企债务风险持续暴露,截至2025年5月,已有37家规模以上房企宣告破产或重组。政策方面,"房住不炒"的定位坚定不移,但各地因城施策的空间正在扩大。
面对这些挑战,王石提出了新的预测: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在未来三年内完成转型,形成"三个一"新格局——一线城市稳中有升,二线城市分化明显,三四线城市整体下行。具体来看,一线城市优质资产价值将保持稳定,核心区域住宅价格年均增幅保持在3%-5%;二线城市间差异扩大,强二线如杭州、成都等凭借产业支撑维持韧性,弱二线如沈阳、长春等面临较大调整压力;三四线城市将普遍经历10%-30%的价格回调,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住房市场可能长期低迷。
从投资角度看,王石建议关注三类资产:一是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存量改造项目,预计未来五年将释放约7万亿元市场空间;二是城市更新和旧改项目,政府已明确将在2025-2030年投入1.5万亿元支持相关工作;三是特色小镇和产业园区,这些区域受政策支持力度加大,2024年国家发改委已批复173个产业园区升级改造项目。
对于房企转型,王石认为未来成功的开发商将呈现三个特征:轻资产运营、多元化业务结构和科技赋能。数据显示,2024年轻资产模式占行业总营收的比例已从2020年的8.3%上升至21.7%。业务多元化方面,前十大房企非地产业务收入占比平均达到35.6%,较五年前提高了18.3个百分点。在科技应用上,装配式建筑、BIM技术和智能家居的渗透率分别达到25.3%、41.7%和53.9%,显著高于2020年水平。
对于普通购房者,王石给出了实用建议:购房决策应回归居住属性,关注三大因素:区位、配套和品质。他特别提醒,不要盲目跟风炒作,也不要因恐慌而做出非理性决策。从长期来看,住房仍是中国家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但其金融属性将逐步弱化。
值得注意的是,王石的最新预测与多位国际机构观点高度一致。高盛集团2025年初发布的报告预计,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在2027年前完成调整,一二线城市率先企稳;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分析认为,中国住房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化,未来五年内将形成新的供需平衡;牛津经济研究院则预测,中国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将稳定在6%-8%的水平,与发达国家接近。
从历史经验看,成熟市场的房地产周期通常经历5-7年调整期。日本在1990年代初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用了约6年时间消化过剩库存;美国次贷危机后,房地产市场用了7年才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中国房地产调整始于2021年,按照这一规律,2026-2028年可能是市场企稳的关键窗口期。
行业内部的数据也佐证了王石的判断。2024年下半年以来,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增长9.8%,二手房交易量增长12.3%,这是2021年以来首次连续两个季度正增长;同期,三四线城市新房成交量继续下滑15.7%,库存去化周期延长至28个月。房企融资环境也出现分化,2025年第一季度,资质优良的房企发债成功率达83%,而资质较差的房企发债成功率仅为31%。
政策层面,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强调"房住不炒"的同时,各地因城施策的空间明显扩大。截至2025年6月,已有86个城市出台各类支持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例、放宽限购限贷、给予购房补贴等。预计下半年还将有更多城市加入政策优化行列。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城镇化率已达64.7%,但距离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仍有差距。这意味着未来十年中国仍有约2亿人口将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每年仍需新增住房约800万套。这一基本面支撑了王石对市场长期平稳的判断。
专业人士分析,王石之所以能多次做出准确预测,在于他跳出了单纯的房地产视角,而是从人口、经济、政策等多维度综合研判。他关注长期趋势而非短期波动,这一点值得行业借鉴。在当前市场不确定性较强的情况下,这种基于基本面的分析方法尤为重要。
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王石的预测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基础。尽管市场永远存在不确定性,但基于他的过往记录和严谨分析,这一预测的可信度相当高。若无重大外部冲击,中国房地产市场很可能按照他描绘的路径演进。
回到文章开头,王石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传奇人物,其预测一直备受关注并多次被证明是正确的。他对未来房地产市场"三个一"新格局的判断,为我们理解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提供了独特视角。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转型期,无论是开发商、投资者还是普通购房者,都需要保持理性,适应新常态,做出明智决策。
你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走向有何看法?王石的预测是否符合你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