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答应特朗普!俄罗斯石油“轻质、又便宜”,比美国石油更优质

 87    |      2025-08-07 01:33

按照美联社的说法,中美两国代表在瑞典的贸易谈判中“中国再一次拒绝了美方提出的不再购买俄罗斯、伊朗石油的无理要求”。呵呵,大家都知道美国提出这些议题背后的真实意图,政治干预自由贸易。

最近十多年来,在页岩油/气商业技术获得实质性突破后,美国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开采国,美国也由此成为能源净出口国,特朗普希望中国这个庞大的能源消费市场“彻底倒向华盛顿”。

能源交易,还是得看经济利益

以2025年前6个月数据为例,我国进口的石油原油总量为27938.6万吨(21.07亿桶),进口金额超过了1万亿元人民币,每吨进口石油折合人民币为3801元,每桶为504元——都是到岸价。

其中,俄罗斯再一次是我国进口石油第一大渠道,上半年的交易量为4911.38万吨,约为我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7.58%;进口金额为1797.49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吨3660亿元,每桶398元。

沙特,是我国石油进口第二大渠道,上半年的交易量为3895.11万吨,占比13.94%。每吨石油售价3967元,每桶548元——要比俄罗斯的石油售价更贵。

第三名是马来西亚,3843.16万吨交易量,占比13.76%,每吨售价3594元,比俄罗斯的3660元更便宜。但换算成桶,马来西亚却是499元,却又超过了俄罗斯的398元,这说明:俄罗斯石油更轻,每吨能折合更多的桶。

伊拉克第四,上半年销往我国的石油数量为3277.95万吨,占比11.73%,平均每吨石油售价3823元,每桶为539元;上述四国占据我国石油进口总量的57%,是中国石油进口的核心渠道。

巴西、阿曼、阿联酋、安哥拉、科威特、加拿大、刚果(布)等国的数据不再一一点评,大家自己看图表,我们看看美国:上半年销往中国的石油数量为228.7万吨,占比0.82%,每吨石油售价为4161元。

在我国石油进口前20大渠道中,与英国(每吨4165元)一起成为售价最高的贸易伙伴,更是俄罗斯3660元每吨石油售价的1.14倍——平均每吨高了501元,大家自己算下吧,从美国每增购100万吨,我国需要额外付出多大的成本。

或许,有网友会说“质量”呢?

是的,直接对比石油单价有些草率,还要看质量。毕竟质量好的石油,售价理应更高嘛——质量是一个复杂的指标,南生无法获得俄罗斯、美国、沙特、马来西亚、伊拉克、巴西等国销往我国的石油具体参数,只能粗略的对比了。

也就是看“轻、重”了,“轻质石油”售价往往要比“重质石油”更高(更贵)。换算的方式很简单——直接利用我国海关总署公布的“吨、桶”折算即可,仍然以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为例:

我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数量为4911.38万吨,约为45165.4万桶,平均每吨约为9.2桶,这是典型的优质轻质石油。

而沙特石油是每吨折合7.24桶,马来西亚是7.2桶、伊拉克是7.09桶,巴西是7.06桶,美国是7.30桶——都要比俄罗斯石油更“重”。按常理这些国家的石油单价应更低,俄油应更贵。

但我国实际购买价格却是俄罗斯石油为每桶398元,沙特为548元,马来西亚为499元,伊拉克为539元,巴西为528元,美国为563元——是俄罗斯石油均价的1.4倍,高了这么多无法大幅增购啊?

想要我国大幅增购美国石油的方法很简单

直接降价啊,只要特朗普效仿普京,给出折扣价,南生相信:我国与印度都会大幅增购美国石油。但现实却是:美国石油相比俄罗斯更“重”,质量差一些,单价又高了很多,这订单咋下啊?

说到底,国际贸易终究要回归商业本质,特朗普若真想扩大美国石油在华市场份额,与其在谈判桌上空谈政治条件,不如实实在在拿出价格诚意。毕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进口国,选择供应商的首要标准就是性价比。

看看俄罗斯的做法就很有借鉴意义:不仅提供价格折扣,还配合人民币结算,更建设了稳定的管道运输网络。这种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的商业思维,才是赢得市场的正道。

反观美国石油,不仅价格居高不下,还要附加各种政治条件,这种"既要、又要"的做法,在商言商的中国市场注定行不通。

值得警惕的是,美国要求中国减少俄油进口的真实意图,很可能是想复制"欧洲能源困局"——通过切断稳定供应源,迫使中国不得不接受美国高价而且质量又不占优势的劣质能源。

这种损人利己的算盘,我们看得一清二楚。中国有充分的能源进口自主权,完全有能力根据国家利益做出最优选择。在商言商,美国石油若想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请先学会按市场规律办事。

最后提醒大家:本文给出的数据均来自我国海关总署,价格都是到岸价,不包括关税。换言之,美国石油售价更高,核心因素是华盛顿不愿降价或成本太高。#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