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吗?一场球赛里两队加起来被罚下俩人,进球还都是在下半场才扎堆儿冒头,结束后还让人琢磨了一路,从锅包肉到火锅——这说的正是刚刚落下帷幕的足协杯四分之一决赛青岛海牛对阵成都蓉城。一边是中超倒数第二的“保级专业户”,一边是排名第四、踌躇满志的成都土豪队——这剧情放哪儿都是“鱼跃龙门”,结局如何?您往下保证比夏天开空调还解暑!
青岛海牛阵容外援齐刷刷首发,弃掉传统低调,摆明了要在杯赛里“拼一把大的”。成都蓉城出奇招,把自家大杀器费利佩、罗慕洛按冷库里坐着,似乎放话“我就用B阵跟你耗耗,看你能折腾啥水花”。双方开场就杀得眼花缭乱,德尔加多差点儿射翻大门,韦世豪的过顶传球溜得快成闪电,可惜队友没跟上,球迷心里直叹“这要进了,今晚麻将都能多糊仨小胡”。关键时刻偏又不来,老天似乎也拍个板——后头有戏呢。
还不到一刻钟,青岛海牛就遭老天爷“施舍”一个下马威外援萨里奇拽着大腿下场的那一刻,球迷心里咯噔一下——这不跟切菜似的,憋了好久的能量倏地泄了。这点看不明白都得说一句“我能怎么办嘛”。但世界从不缺转折,就在所有人还在替萨里奇掬泪时,比赛突然步入新剧情。第29分钟,罗森文抢球时踩中韦世豪,主裁判在VAR房间里的提醒下,毫不犹豫地掏出红牌,青岛直接少一人。您以为这就结束了?半场补时的时候,德尔加多因肘击吃了第二张红牌——两边各少一个人,场上变回十打十,平衡又回来了。半场0:0,球迷们看这剧情,能不能消停一会儿啊?
消停是不可能的。下半场球刚开五分钟,成都蓉城就露出锋芒。古尔芬克尔一脚传球如手术刀直插要害,韦世豪顺势推射得分,把比分捅破——1:0。后面更热闹,双方你一脚我一锤,都想抓住“天降红包”,甘超射门结果被门将拆台,莱切特头球砸横梁,“不是自家人太差,是门太窄了呗。”直到第72分钟,古尔芬克尔右路再来一波“传瓜”,韦世豪趁乱补刀,球应声入网,2:0!成都球迷这边憋不住了,“准四强”的气息都冒出来了,脸上写着“我骄傲我茁壮”。
不过就算这样,青岛海牛还是硬气。人家85分钟的时候兰克尔泽禁区里一个假动作,晃开防守后低射破门,一下子拉回一球,1:2,比赛一下子悬念起来。双方都快弹尽粮绝,观众席也快吼破音了。最后几分钟青岛猛攻,成都死守,终场哨音一响,2:1,成都蓉城笑到青岛呢,虽败犹荣,面不改色。
你以为这球赛就这样结束了?不不不,真正的“大戏”刚刚开始。表面上风平浪静,两队各自回家修养。可谁知道啊,接下来联赛还有、更重要的保级战役,青岛的队员们刚刚经历大劫,主力伤了一个、红牌下去了一个,这样的阵容还能不能应付未来的恶仗?成都蓉城呢,虽然晋级在望,可主力出场不多,爆发力也没完全展现出来,能不能打得过切出来的“铁板烧”,恐怕还悬着呐。
这会有球迷杠上了青岛都这样拼了,还是输了,说明实力差太多;成都赢球又没什么说服力,“你要是真有种,主力都上啊!”两边粉丝吵得“不亦乐乎”。而从更广角度这场比赛后头的隐患才叫人心里发毛。足协杯一路下来伤病、红牌如影随形,赛程跳得比锅台都快。一队还没打完,下一队马上招呼上,咋就跟“春节串门”一样没喘气儿的功夫?队员们能不能挺住、球迷的心会不会爆表,你说这事儿还真难说。
这场比赛只是中国足球乃至整个足球环境的一个小小缩影。拼劲有了,精彩也不缺,但各种“临时工”状况让人看得提心吊胆,像极了东北大姨赶集——永远留一手“万一”。球迷们呢,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狂刷弹幕一边恨不得自己冲下场解救队友,心里那句“哎嘛,咋地也得拼一把”的精神头儿,何尝不像咱们日常生活里的“死磕精神”?
点到为止。比赛结束没两天,网友已经把争议吵翻天。有的说红牌太严厉,是不是裁判手太紧,不给球员留点余地?还有人说,青岛人家够拼了,虽败犹荣,成都是占了人数便宜才赢。还不乏专家在后头抖机灵,“这叫防守反击的胜利!”可实际上,里头的无奈谁体会得最彻底?恐怕只有赛后唏嘘的球迷和板凳上落寞的球员。
戏剧性归戏剧性,现实归现实。比赛的底色其实早已显现出来你拼我抢,短兵相接,结果虽然重要,可过程的精彩和悬念才最动人。青岛虽败,赢得了尊重,成都晋级,也多了几分隐忧。就像那句东北老话——“冤家宜解不宜结”,足球这点事儿,看着过瘾,背后却都是血泪账啊!
说点正经的,这场争议战告诉我们,生活就像足球,谁都有被罚下、被伤病捶一顿的时候,剩下的,就是咬牙坚持、继续往上冲。别看场上那么热闹,背后都是一份不服输的倔劲儿。这劲头拼到输赢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有没有从这场跌宕起伏里学点啥,哪怕只是“被生活踹一脚还能爬起来”的韧劲儿。
成都蓉城这回算是凭借临阵磨枪还是真本事晋级四强?青岛海牛咋就“拼命三郎”仍落败,是命不好还是能力不够?你更欣赏“拼死一搏”的青岛,还是觉得务实高效的成都才能代表中国足球?留言区来一场“嘴炮大战”,别说我不提醒,站哪一边都有理——但你是真球迷,还是看热闹的?来,唠唠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