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无人机频频受挫?俄军启用激光武器,印证中国战略正确

 157    |      2025-07-21 10:33

看文章之前,先麻烦点个“关注”,这样你随时都能看到更多有料的内容,也方便咱们交流分享,感谢支持!

6月的时候,俄罗斯国防部公开了一段特别炸裂的视频。画面上,一架乌克兰的FPV自杀无人机刚飞到库尔斯克前线空中,整个人还没来得及俯冲呢,突然——啪!一束肉眼几乎看不到的激光,就把它点着了,瞬间着火炸了。这是俄罗斯激光武器首次实战击毁目标,大家都在看这场真刀真枪的“光战”。

这可不是演习,也不是军博会上的展示,那是真正在打仗,用无人机打仗,真爆炸,多震撼!

视频一出来,最先炸锅的不是西方媒体,而是中国军工圈。为因为俄罗斯这激光系统看起来,简直就是“神农-3000”的俄罗斯版翻版。

到底神农-3000有多像?你看它30千瓦的激光发射器,折叠式相控阵雷达,还有模块化的冷却仓,和中国一家民营军工三年前推出的神农主力机型,几乎一比一复制。别看这挺酷,这背后其实暴露了俄罗斯的现状:他们的创新早被这场战争掏空了,只能靠“借鉴”和“组装”来维持。

现在俄罗斯靠着这玩意儿顶着乌克兰的无人机轰炸。像库尔斯克前线,一天都能蹿进来五六十架FPV无人机。一般的“铠甲-S1”防空系统压根挡不住。想拦一架,无非就是发一发导弹,动辄几百万卢布,太烧钱了。不拦呢?就得眼睁睁看着敌人炸油库、炸雷达、炸指挥所。弄了两年,俄罗斯吃了亏,苦不堪言。

激光武器这时候登场,根本不用多高大上,只要能用、能烧得起、能撑得住就够了。谁能把这玩意先拉上战场,谁就先捞到真金白银。早点儿实现实战部署的中国,早在2023年就让神农-3000上了阵,轻便车载设计,集成控制,单兵就能开火,激活不到一分钟。

关键其实就是,谁能把武器变成真刀真枪,拿到前线用,不是谁喊得震天响。

还有,沙特的“天盾”激光系统,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他们实测21发射击21次命中,一个导弹都没用过,一个弹壳都没掉,全靠激光完美击落敌机。沙特防务部长亲自给中方团队挂勋章,这可不是客套话,是实打实的认可。

反观俄罗斯,2012年开始搞的“佩列斯韦特”激光系统,花了整整十几年,弄出个10千瓦重型巨兽。冷却系统都得一辆车拖着跑。2023年三次实战试验,俩次一半路罢工,最后一次干脆没打开。这不由人怀疑:这回俄罗斯拿出来的激光系统,很可能是“借鉴”了中国技术。

了解行业的人都知道,这种激光武器最难的是稳定和光源。能做出来的国家不多。中国得益于民营军工的崛起,技术灵活,成本控制一流,才有今天的水平。

至于俄罗斯,是不是买来的,拆了学的,还是通过中间商转手买货,都有可能。但无论怎样,这回俄罗斯顶着压力扛起激光武器,实际上是在承认:自己没法独立搞定激光,只能走“中国路”。

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了。无论是无人机,还是电子战设备,甚至是反隐身雷达和北斗模块,战争之中俄罗斯不断碰壁,最后都要向中国技术低头。

说回乌克兰这边,FPV自杀无人机成了杀伤力超高的法宝。成本超级便宜,一架2000块人民币左右,速度能飙到五六十公里,贴着地面飞,转弯灵活,成群突击,传统防空系统根本无法完全拦截。西方的“毒刺”、“NASAMS”用不上,俄罗斯自家的“道尔”、“山毛榉”更是毫无招架能力,就像蚊子撞南墙。

这时候,激光武器成了唯一打得赢的手段。一束光,电费几毛钱,几秒锁定,就能把无人机烧成渣。没有弹药补给的烦恼,也不用后勤支援,最重要的是能连续开火,只要电一直供着,就能无限制战斗。

这才是真正的激光武器优势。不是花里胡哨炫技术,而是靠实打实的战场生存力撑场子。

俄罗斯选在库尔斯克用这个激光系统,可以看出他们的传统防空快撑不住了。一天几十架无人机往身上砸,拦一个用一颗导弹,成本根本不划算,像是赔本生意。

而激光的“零弹药”特性,恰好能破解这个杠杆问题。真正能在战场立足的武器,不是最贵的,而是性价比最高、能持续出击的。

这也是中国激光系统的设计初心。不是炫耀硬件,不是为了出口赚快钱,而是实打实为战场服务。“神农”团队从一开始就锁定低成本、高效率、模块化部署,拒绝光靠堆数值和炒作噱头。

俄罗斯现在没得选,开用激光武器,不代表他们技术上突然逆袭,而是被现实逼得不得不转弯。被无人机狠狠炸怕了,弹药太贵烧不起,被战场逼到了绝路。

反观中国,早在这事儿爆发之前,技术储备早早就铺开了。产品换代更新也走在前头,战术适配早已准备妥当。他们不是边打边做研发,而是提前十年就开始规划路线。这背后体现的,不是侥幸,而是战略眼光。

战争其实不是比谁能喊得大声,而是看谁准备得更充足、更细致、更实在。俄罗斯这回拿激光武器出来,不管是抄的还是买的,都是无奈地承认:看中国的路,走对了。

接下来肯定有意思。要是俄罗斯开始大规模部署激光武器,乌克兰的无人机作战方式肯定得改盘。西方国家会不会开始反思自家的导弹防空系统?美国的“HELIOS”、以色列“铁束”,能不能像中国产品一样真的上战场?

更重要的:下一场战争,会不会根本不再依赖导弹了?

如果用一束光就能守住阵地,那么导弹的黄金时代,可能真的快过去了。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