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敦促欧盟先对中国采取行动,增征百百分比关税以观察效果

 147    |      2025-09-18 13:53

特朗普的电话突然打到会场,他当场提出让欧盟先对中国采取行动,先加征100%的关税试试,看看效果咋样。

彭博社最近报道说,特朗普在一次会议上当面跟欧洲官员说,为了让俄罗斯愿意和乌克兰谈判,他愿意对中国和印度征收最高100%的关税,但条件是欧盟也得这么干。

据了解的消息人士说,前不久在华盛顿举行的美欧高层官员会晤中,特朗普突然插话,把电话打进会场,亲自提了这个条件。

特朗普直截了当地表态,无论欧盟对那两个国家加的关税有多高,美国都愿意照做,完全照搬。

特朗普直接说他“愿意对中国和印度加征关税”,其实意思就是所谓的“二级关税”,专门对那些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国和印度进行加税。

目前,美国对从俄罗斯购买油的印度,又征收了25%的“二级关税”,再加上原本对印度的25%关税,一共是50%。

至于买俄油不少的中国那边,特朗普这边一点风声都没有。

实际上,针对印度的“二级关税”能持续多久,都是一个问题。本周二,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主动给美印关税“灭火”,他表示:

我挺开心地告诉大家,印度和美国还在继续商讨解决两边的贸易壁垒问题。我也是期待能和我这位好朋友、印度总理莫迪好好聊聊……

之前我聊过很多次,只要美印两边能把经贸上的事谈拢,取消“二级关税”其实就是特朗普一句话的事儿。

言归正传,特朗普非常明白,眼下欧盟没那个闲工夫跑去对中国和印度加关税。他直接表示让欧盟对中印加征100%关税,这其实就是把对俄施压的责任推到欧盟头上。

他的潜台词其实就是说:欧盟可别光盯着美国怎么弄事儿,先自己行动起来再说。乌克兰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欧洲的问题,不是美国的事情。

照着这理儿说,特朗普认为,不光是“二级关税”,凡是关于对俄施压和支援乌克兰的事儿,欧盟以后得当“领头羊”,冲锋在前,多担点儿责任;美国反而得做“幕后帮手”,随时能撤,也不用揽什么道义责任。

就是说,特朗普不是在让美国主动退出国际舞台,而是在重新算这笔账:美国是不是还要继续当“出钱出力”的那一方?乌克兰战事到底算不算美国的战事,还是属于欧洲的事儿?

特朗普和MAGA们觉得,美国已经付出了太多,但欧洲那边老是把责任都往美国身上推,这种“不平衡”的局面,得打破才行。

特朗普想让欧洲人明白,俄罗斯就在你们门口,乌克兰的稳定其实是你们的安全屏障,不是美国的安全防线。如果真打算用经济手段逼普京让步,最应该出钱出力的,肯定是欧盟,而不是美国。

实际上,这反映出特朗普一贯的交易思路。在他的眼里,美國的外交基本上就是一场场讨价还价,没有什么所谓的“价值观传递”的崇高使命,只有铺天盖地的成本和利益的计算。

别总盯着美国帮你兜底,这可不是二战那会儿的马歇尔计划,也不是冷战时期的北约策略。现在不一样了,美国可不再会无条件地为欧洲买单,欧洲得自己站出来打头阵啊。

可问题就在这里,欧盟既没这个实力,也不太想撑起这样的担子。

一直以来,欧盟内部在对俄的策略上总是意见不一:东欧一些国家坚决站在乌克兰一边,想让俄罗斯承担更重的责任;但像德国、法国这些大国,却有不少顾虑,办事一向很谨慎。

更别提因为俄罗斯的关系给中印加征“二级关税”了,那可是每个欧洲国家都难以接受的事情,成本实在太高了。

这就搞出了个挺尴尬的境地:美国嘴上说着要对俄罗斯硬碰硬,可心里明白,假如没有欧盟配合,许多动作根本难以实施。

所谓的“二级关税”,美国虽然可以自己对印度动手,但要是欧盟不配合,印度完全能靠转移贸易渠道或者找其他市场来缓解压力,没那么容易搞定。

要说中国这个体量更大、影响范围更广的国家,哪怕美国开出高额关税,也难以让对方陷入孤立状态,反倒可能让自己国家的经济受到更大打击。对此,特朗普应该是深有体会了。

可以这么说,特朗普这招算得上“借刀杀人”。他其实并不是真的指望欧盟去对中国、印度施加更大压力,而是借着提出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把责任硬扛在欧洲头上。等到未来乌克兰谈判陷入僵局,他就可以大声说:“我早就提出过解决办法,只是欧洲人不配合,所以别怪美国。”

这样一来,美国既避免了责任,又还能留得下一手牌,操作起来更自由。

要说值得留意的是,特朗普这个招儿不光在乌克兰这事上用得上。在北约的军费分摊、能源政策、难民问题啥的,他都采取了差不多的套路——让欧洲先动手,美国再看情况是否出手帮一把。

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样的做法会逐渐蚕食跨大西洋关系的根基,让欧洲逐渐觉得美国靠不住,结果就会逼得他们走向自主制定战略。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挺漫长,但欧洲觉得这是他们必须迈出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