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笑脸还没收回,平壤的铁拳就砸碎了白宫的梦
那间椭圆形的办公室里,空气大概是温热且粘稠的,混杂着昂贵雪茄的余味和一种自以为是的乐观主义。
特朗普的声音,带着他惯有的、那种能把稻草吹成金条的浮夸,在房间里回响,每一个单词都像是在为一笔即将成交的世纪地产项目剪彩。
他几乎是手舞足蹈地,向那位来自首尔、面带职业微笑的客人,描绘一幅斑斓到失真的画卷。
画卷上,资本的洪流将冲垮三八线上的铁丝网,三星的霓虹灯会在平壤的夜空下闪耀,仿佛那不是一个主权国家的首都,而是一块等待开发的商业处女地。
李在明,或者说任何一位坐在那个位置上的韩国总统,只能陪着笑,像一个被安排好台词的配角,点头,称是,甚至还要主动为这出荒诞剧增添几分“民主自由”的廉价光彩。
他们的对话,与其说是国与国之间的密谋,不如说更像两个华尔街的投机客,在酒酣耳热之际,对着一张地图指点江山,商量着如何收购一家濒临破产却地段极佳的老字号。
可他们忘了,那家老字号的掌柜,脾气向来刚烈如火,骨头硬得像长白山的玄武岩。
几乎就在白宫的香槟气泡还没完全消散的时候,一道来自平壤的寒流,就以雷霆万钧之势,瞬间冰封了华盛顿的热梦。
没有外交辞令的迂回,没有半点犹豫的铺垫,朝鲜官方媒体的文字,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精准、恶毒,直插那场会谈的心脏。
每一个字都带着轻蔑,每一句话都像是耳光,响亮地扇在那些自作多情的幻想家脸上。
文章的墨迹里,满是讥讽:一个连自家军队战时指挥权都攥在美国人手里的国家,一个经济命脉被外部财阀死死拿捏的附庸,居然妄想着来“开导”我们?
这不仅仅是拒绝,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羞辱。
它毫不留情地撕开了韩国那层“发达国家”的光鲜外衣,露出了底下那个主权残缺、仰人鼻息的孱弱身躯。
特朗普大概是懵了,他或许到今天都无法理解,自己那些被他视作“善意”的商业逻辑,怎么就成了一触即发的引信。
他习惯了用金钱、用交易、用极限施压来摆平一切,从曼哈顿的摩天大楼到中东的沙漠油田,这套法则屡试不爽。
他甚至曾与朝鲜的最高领导人互通那些被外界戏称为“情书”的信件,那种近乎天真的私人交往,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他可以凭个人魅力搞定这个世界上最孤立、最强硬的对手。
可他不懂,对朝鲜而言,生存的逻辑远比商业的逻辑更为根本,尊严的分量远比美金的分量更为沉重。
想用几个商业品牌的入驻,就换取一个拥核国家的低头?这想法,幼稚得可笑,也傲慢得可怕。
这让人想起1968年的“普韦布洛号”事件,那艘美国间谍船被朝鲜悍然扣押,全船80多名船员成了阶下囚。世界第一强国颜面扫地,航母舰队在周边咆哮,可平壤就是不松口。最终,美国不得不以一种近乎屈辱的方式,签署了一份“道歉信”,才换回了人质。从那时起,华盛顿就该明白,这片土地上的人,吃软不吃硬,更不吃那种夹杂着傲慢与施舍的“软”。
而那位韩国总统,他的尴尬则更为具体,更为切肤。
他像一个被主人牵着去炫耀的宠物,主人吹嘘着要带它去征服一片新的森林,结果森林里的猛虎一声咆哮,主人都吓得后退半步,它夹着尾巴的窘迫,便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韩国的主权问题,从来不是一个秘密。从李承晚时代开始,为了换取美国的军事庇护,韩国就将自己军队的战时指挥权交了出去。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韩国政府高喊着要“收回主权”,可每一次,都在华盛顿的冷脸面前败下阵来。
美国驻军的土地,甚至被要求将所有权直接划归美方,理由是“便于管理”。这哪里是盟友?这分明是现代版的“租界”。
面对这一切,李在明们能做的,似乎只有在媒体面前,用一些无关痛痒的言辞,进行一番无力的辩解。
他们的处境,甚至比泽连斯基还要悲凉。泽连斯基至少还能在舞台上扮演一个悲情英雄,而他们,连扮演英雄的资格都没有,只能扮演一个唯唯诺诺的跟班。
于是,半岛的空气,再次变得紧张而诡谲。
当和平的调子还在某些人的嘴边哼唱时,现实的鼓点却早已是战鼓雷鸣。
不久前,几名朝鲜士兵在修筑工事时,仅仅是越过军事分界线几米,韩国军队的回应,竟是冰雹般的大口径机枪警告射击。
那瞬间迸发的火光,与其说是警告,不如说是一种被压抑已久的、歇斯底里的神经质发作。
而美韩那场号称“防御性”的联合军演,更是将虚伪演绎到了极致。
战机呼啸着掠过天际,演练的科目里,赫然包括了对朝鲜核设施的“外科手术式打击”。
一边伸出橄榄枝,一边却在磨刀霍霍,准备随时砍断对方的根。
这种精神分裂式的外交,除了激起对方更深的敌意与警惕,还能有什么结果?
更何况,如今的朝鲜,早已不是吴下阿蒙。
他们的特种部队,据说已经在乌克兰的泥泞战场上,与北约支持的军队真刀真枪地较量过。他们见识了无人机的蜂群战术,也学会了如何在这种现代战争中生存和反击。
他们带着一身硝烟与实战经验归来,眼神里,恐怕再也没有了对所谓“空中优势”的丝毫敬畏。
金正恩亲自派遣工兵部队,在边境地区排雷、重建,那架势,仿佛随时准备发动一场地面攻势。
而美国的回应,则是更多的F-35隐形战机,是“超级中队”的重组,是F-16V战机的升级。
双方都在往这个早已拥挤不堪的火药桶里,填充着更多、更烈性的炸药,只等一个不知来自何方的火星。
特朗普的个人秀,终究是一场自说自话的独角戏。
他想用一场华丽的商业并购,来为自己的政治生涯增添一笔传奇。
可他选错了对象,也看错了时代。
在朝鲜半岛这片浸透了鲜血与泪水、充满了怨念与骄傲的土地上,任何不建立在绝对尊重基础上的和平幻想,都注定会被现实的铁拳,砸得粉碎。
这里没有生意可谈,只有生存与尊严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