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提前做好准备吧!种种迹象表明,大A行情有点不对劲了

 118    |      2025-08-07 01:18

一、大盘这跌法,透着不寻常

最近的 A 股,跌得让人心里发毛。

不是那种温水煮青蛙的阴跌,是带着量能的猛砸。

就拿前段时间来说,沪指一个交易日跌掉 42 点,成交量冲到 1.9 万亿,4300 多家股票绿油油的,这架势搁谁看了不迷糊?

有人说这是正常调整,涨多了就得跌。

可看看细节,就觉得不对劲。

主力资金连续两天净流出超 700 亿,这不是散户能折腾出来的动静。

以前涨的时候,说是机构抱团拉指数;

现在跌了,抱团的机构跑起来比谁都快。

有意思的是,五大银行逆势飘红,说是护盘,可这护盘的架势,怎么看都像急着托住门面,生怕跌穿了什么关键位置。

再看技术面,5 日线、10 日线跟纸糊似的,说破就破。

有人翻出历史数据,说牛市里的大阴线都是洗盘,可别忘了,洗盘是为了好地上涨,不是为了让散户天天关灯吃面。

3600 点刚站上没几天,转头就跌回 3570 附近,这来回折腾的劲,不像蓄势,像有人在偷偷出货。

最让人膈应的是板块轮动。

前一天还在炒 AI,后一天就轮到医药,今天钢铁煤炭跌成狗,明天又轮到券商保险砸盘。

散户追进去就被套,割肉了又反弹,这哪是市场规律,摆明是冲着散户口袋里那点钱来的。

二、政策与市场,谁在拔河?

市场跌得欢边政策利好却没断过。

国常会说要搞 “人工智能 +”,还要给消费贷款贴息,听着挺热闹,可市场愣是不买账。

这就奇了怪了,以前出个政策,资金能炒上天,现在怎么就成了耳旁风?

有人说政策落地需要时间,这话不假。

可看看具体内容,人工智能喊了这么久,真正能盈利的公司没几家,多数还在烧钱阶段。

消费贷款贴息是好事,可老百姓敢借钱吗?

房贷还没还完,孩子学费等着交,谁敢拿着贴息贷款去消费?

说白了,政策再好,落地到市场,中间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有意思的是银行反内卷。

工商银行带头说要整治恶性竞争,听着像要维护行业秩序,实际上呢?

大银行日子好过了,小银行却跌得凶。

这哪是反内卷,摆明是大鱼吃小鱼的新玩法。

护盘的是大银行,跌惨的是中小盘,指数看着没跌多少,散户手里的票却腰斩,这就是现在的市场真相。

政策想拉一把,市场却一个劲往下坠。

不是政策没用,是市场里的资金太精了。

利好出来先冲高套一波,然后接着砸盘,反正散户总会相信 “政策底”。

可别忘了,历史上哪次底部是靠政策喊出来的?

还不是资金实打实买出来的。

三、外围那点事,真能无视?

有人总说 A 股独立行情,可看看外围,就知道这话多不靠谱。

老美 GDP 年化增长 3%,鲍师傅手里的加息牌还没扔,我们离岸人民币就跌破 7.2 了。

这钱一外流,A 股能扛得住?

特朗普又出来搞事,对半成品铜加 50% 关税。

看着是针对墨西哥、加拿大,可我们的铜企也跟着遭殃。

江西铜业、云南铜业跌得爹妈不认,这连锁反应来得比谁都快。

别说英伟达被约谈那事,算力板块刚有点起色,就被一盆冷水浇灭。

这些事凑到一块,市场不慌才怪。

美股也有意思,纳指涨得欢,可中概股连着跌了七天。

阿里、京东这些龙头跌跌不休,A 股的互联网板块能好到哪去?

都说外资在抄底,可看看北向资金的流向,最近净流出的天数比净流入多得多。

这哪是抄底,摆明是趁着反弹跑路。

别以为外围的事离我们远,现在的市场早就连在一块了。

老美打个喷嚏,A 股就得感冒。

别说接下来还有美联储的会议,谁知道鲍师傅又要放出什么大招。

这些雷不排干净,A 股想稳住太难了。

最后总结

种种迹象摆在这里,A 股这波行情确实透着不对劲。

放量下跌不是好事,政策托底效果有限,外围风险还在加码,这些都不是短期能解决的问题。

但要说彻底完蛋,也不至于。

毕竟经济底子还在,政策工具箱里的东西还没掏完,长期来看,向上的大方向没变。

只是短期这调整,恐怕没那么快结束。

与其天天猜涨跌,不如沉住气看看清楚。

那些喊着牛市来了的,大概率是想让你接盘;

那些说要崩盘的,也未必安什么好心。

市场从来都是这样,在绝望中见底,在疯狂中见顶。

现在这光景,既没到绝望,也没到疯狂,像是磨人的阶段。

提前做好准备,不是让你割肉跑路,也不是让你满仓抄底。

是看清楚自己手里的票,到底值不值得扛下去。

那些没业绩、光靠概念炒作的,该丢就丢;

那些踏踏实实做事、估值又合理的,不妨多些耐心。

声明:文中数据和事件都来自权威媒体公开报,文章仅一家之言,个人粗浅思考,仅供交流,并无不良导向。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