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猛攻加沙城,哈马斯拒不放人,未来只有两种结局

 50    |      2025-10-07 19:49

以色列对加沙城的总攻,终于开始了。 9月16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亲自确认,靴子落地,以色列国防军的兵锋已经直指哈马斯在加沙的老巢——加沙市中心。

这事儿不突然,但时间点很微妙。就在那几个小时前,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刚结束和内塔尼亚胡的会面。有以色列官员私下透露,鲁比奥带去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口信:放手去干,我们支持,但要快,而且后果你们自己承担。

美国给了以色列一张“有限的”动武许可,时间窗口非常短。特朗普政府不希望被一场旷日持久的巷战拖下水,尤其是在全球目光聚焦之下。

所以,你能理解内塔尼亚胡为什么这么急了。原本军方的计划是,等加沙城里那一百万平民撤得差不多了再动手。根据以色列军方的说法,已经有大约35万人听从警告,逃往南部。但显然,内塔尼亚胡觉得不能再等了,他把整个计划提前了。

这是一场豪赌,赌上了内塔尼亚胡的政治生命,赌上了几十名以色列人质的性命,也赌上了无数巴勒斯坦平民的未来。

以色列军方的总参谋长,还有大名鼎鼎的情报机构摩萨德的头头,都苦口婆心地劝过内塔尼亚胡,别这么莽撞。他们不是怕打仗,而是怕打一场没有胜算的仗。

加沙城是什么地方?那是哈马斯经营了近二十年的堡垒,地上是密集的居民楼,地下是号称“加沙地铁”的庞大隧道网络。派地面部队进去,每栋楼、每条街、每个地道口都可能爆发惨烈的近距离战斗。对以色列士兵来说,这是个不折不扣的绞肉机。

更要命的是,哈马斯手里还攥着大约50名以色列人质,另外还有一些人质的遗体。这些人质现在就是哈马斯最有效,也是最后一张王牌。他们被分散藏在加沙城的民居里,或者深邃的地道中。哈马斯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这些人质和整个加沙城的平民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人肉盾牌”。

以色列的每一次空袭,每一颗炮弹,都可能误伤人质。而地面部队一旦攻进去,在混乱的巷战里,谁能保证人质的安全?刀枪无眼,一颗流弹,一栋被炸塌的建筑,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这正是以色列安全部门最担心的——军事上的胜利,可能会伴随着人质救援的彻底失败。

在总攻开始前,特朗普和鲁比奥都对哈马斯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他们立刻释放所有人质,否则将面临灭顶之灾。但哈马斯的反应很强硬,简单说就是:拒不放人。他们很清楚,一旦放了人质,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将再无顾忌。

现在的局面就像一个死结。以色列要救人质,就必须打进去;可打进去,又最可能害了人质。内塔尼亚胡就在这个两难的钢丝上,选择了最冒险的一条路。

内塔尼亚胡的这次决定,背后有太多复杂的考量。有来自国内人质家属的巨大压力,有右翼盟友的强硬要求,更有他自己岌岌可危的政治地位。对他来说,一场“短促而辉煌”的胜利,是挽救自己政治生涯的唯一机会。

但战场,从来不是政治家的一厢情愿。从现在开始,摆在以色列和加沙面前的,无非就两种结局。

第一种结局,以色列速战速决,但付出的代价可能是惨烈的。

我们假设以色列国防军足够强大,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在付出一定伤亡后,成功占领了加沙城的主要区域,摧毁了哈马斯的指挥中枢。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已经放话了:“如果哈马斯不释放人质、解除武装,加沙地带将被摧毁。” 以色列确实有这个能力。

但然后呢?人质怎么办?在最后关头,穷途末路的哈马斯武装人员会怎么做?他们会不会选择和人质同归于尽?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对于哈马斯来说,这些人质活着是以色列的掣肘,死了同样是以色列政府永远的痛。如果人质在以军的炮火下大规模伤亡,哪怕以色列最终赢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内塔尼亚胡政府也将在道义和政治上彻底破产。他会被愤怒的人质家属和国内民众的口水淹没。这是一场赢了战场,却输了全部的“皮洛士式胜利”。

而且,我们不能忘了历史。1982年,以色列也曾大举进攻黎巴嫩,试图彻底消灭巴解组织。军事上他们确实做到了,一路打到贝鲁特,但最终深陷黎巴嫩泥潭长达18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还催生了更难对付的真主党。军事上的胜利,往往不是麻烦的结束,而可能是更大麻烦的开始。

第二种结局,就更糟糕了,那就是战争陷入僵局,变成一场无休止的消耗战。

这是以色列军方将领们最担心的局面。加沙城不是一片开阔地,而是由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丛林。哈马斯武装人员化整为零,利用熟悉的地形和复杂的地道网络与以军周旋。以军的坦克和重装备在狭窄的街道里施展不开,反而容易成为反坦克导弹的活靶子。

战斗可能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以军每天都在伤亡,却始终无法宣布完全控制加沙城。人质解救更是遥遥无期。这样的拉锯战,对以色列的消耗是巨大的。

首先是军事和经济上的消耗。其次是国际舆论的压力。随着战争拖延,加沙平民的伤亡数字会不断攀升,人道主义危机将震惊世界。届时,不仅是阿拉伯世界,就连欧洲甚至美国内部,反对以色列的声音也会越来越高。

特朗普政府想要的是“快刀斩乱麻”,如果内塔尼亚胡把事情搞砸了,拖成了一锅粥,你猜华盛顿会怎么想?美以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变得紧张。 特朗普会认为内塔尼亚胡无能,给他带来了外交上的大麻烦。没有了美国毫无保留的支持,以色列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而内塔尼亚胡在国内,也将面临反对派和民众越来越大的压力。一个无法带来胜利,也无法带回人质的总理,他的位子还能坐得稳吗?届时,以色列政坛可能再次发生剧变。

说到底,这场攻城之战,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我们看不到的谈判桌上,或许有过无数次交锋。就在不久前,还有消息说哈马斯在埃及和卡塔尔的斡旋下,一度同意了一个为期60天的停火协议,愿意释放部分人质。但以色列和美国最终没有接茬。在他们看来,这或许是哈马斯的缓兵之计。外交努力的大门似乎已经关闭,剩下的只有兵戎相见。

一方面,我能理解以色列人那种被袭击后的创伤和救回亲人的急迫;另一方面,我也无法忽视加沙城里百万平民的苦难。他们是无辜的,却被卷入这场血腥的冲突,成为大国博弈和地区仇恨的牺牲品。

战争一旦开始,就像一头失控的怪兽,它会吞噬生命、理智和人性,留下无法愈合的伤口。无论最终是哪种结局,加沙的土地上都将流淌太多本不该流的血。 对于那些被困在加沙城的人们,无论是巴勒斯坦平民,还是以色列人质,未来的每一分钟,都将是煎熬。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