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美和直言自己的偶像不是孙颖莎,意想不到竟是她,即使自己从未赢过

 163    |      2025-09-10 23:30

日本乒坛新星张本美和的世界第九排名背后藏着一个令人惊讶的选择。 她公开表示自己的偶像不是多次交手的孙颖莎,而是另一位中国选手王曼昱。这个选择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她对阵王曼昱六战全败,甚至曾在赛场上情绪崩溃落泪。 这种将最强大的对手视为榜样的态度,展现了职业运动员独特的成长视角。

2025年9月的国际乒联排名显示17岁的张本美和位列世界第九。 她是日本现役女乒排名最高的选手。 她的技术融合中日特点以近台快攻为主导。 前三板继承父亲张本宇的独到技术擅长侧旋变化和近台快撕。 反手拧拉质量通过特训达到顶尖衔接速度极快。正手稳定性和中远台相持仍是明显短板。

2025年6月她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加入中国乒超联赛的成都高新若水居俱乐部。 她希望通过高强度对抗提升技术全面性。 这个选择直接指向她对中国选手战绩的明显劣势。截至2025年8月她和孙颖莎累计交手八次。 孙颖莎以七胜一负占据绝对优势。

唯一一场胜利发生在2024年10月阿斯塔纳亚锦赛女团决赛。张本美和以三比二逆转孙颖莎这场胜利成为其职业生涯高光时刻。 但对比之下她对王曼昱的战绩呈现完全不同局面。 六次交锋全部告负没有获得任何胜利。

2025年5月多哈世乒赛女单四分之一决赛尤为典型。 王曼昱以四比零直落四局获胜局分为十一比五十一比八十一比九十一比五。 张本美和在首局零比八落后时情绪崩溃当场落泪。 技术风格上王曼昱的反手体系形成全面压制。

多哈世乒赛期间王曼昱通过发球接发球及第三板线路控制主导比赛。 其击球速度和旋转强度迫使张本美和频繁冒险搏杀却难以奏效。 这种技术差距在双打赛场同样存在。 2025年世乒赛女双半决赛中王曼昱蒯曼组合三比零横扫张本美和木原美悠组合。 比分为十一比八十一比六十一比五。

正是在这种全败战绩背景下张本美和公开表明偶像选择。 她明确表示其偶像是王曼昱而非孙颖莎。 这种选择源于王曼昱技术全面性带来的震撼。 尽管六次交手全败她仍认为王曼昱的打法简单却非常有效。 她将王曼昱视为技术提升的标杆。

这种将对手视为成长动力的竞技态度与王曼昱的评价形成跨越国界的共鸣。 王曼昱曾表示把张本美和放在很高位置去冲击。 2025年乒超联赛中张本美和代表成都高新若水居出战。 她取得一胜三负的成绩包括单打二比三不敌蒯曼三比二险胜李雅可。

她在接受日媒采访时表示参加乒超联赛是为了学习中国选手的比赛经验和战术思维。 她期待未来能在国际赛场取得突破。 这种直接向强者学习的态度贯穿她的职业生涯。 她对王曼昱的崇拜超越胜负关系聚焦技术本质。

乒乓球运动员选择偶像往往基于胜负记录或技术相似性。 张本美和的选择打破这个常规模式。 她崇拜一个自己从未战胜过的对手。 这种选择凸显运动员对技术价值的纯粹追求。 王曼昱的技术全面性成为年轻选手的成长灯塔。

国际乒坛的竞争历来充满各种心理博弈。 运动员对对手的评价往往影响比赛心态。 张本美和的公开表态展现新一代运动员的职业态度。 她们能够将比赛胜负与技术崇拜区分开来。 这种态度可能改变国际乒坛的竞争生态。

中国乒乓球队的技术优势得到全球选手的广泛认可。 外国选手通过乒超联赛学习中国乒乓球的精髓。 张本美和的案例提供一个新的学习视角。 她不仅学习技术更学习战术思维和比赛经验。 这种学习方式可能影响未来训练体系。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需要这种跨越国界的相互促进。 选手之间的尊重和理解推动技术交流。 张本美和的选择可能引发更多年轻选手的思考。 如何向强者学习如何将失败转化为动力。 这些问题值得所有运动员深思。

竞技体育中崇拜从未战胜过的对手是纯粹的技术追求还是未达目标的执念? 球迷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跨越胜负的敬佩之情。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