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游元老创业,打造AI驱动的CRPG

 145    |      2025-08-19 06:16

ChinaJoy展台前,几个年轻人围着一台显示器争论不休。

屏幕里,一个生病的女孩正和护士对话,玩家每次选择不同选项,护士的反应都截然不同。

这款叫《印格》的游戏,出自前米哈游技术负责人丁盛豪的新公司。

去年刚成立的柚衣科技,办公室就在米哈游大楼附近。

丁盛豪带着几个老同事,花了两年时间捣鼓出一套AI叙事系统。

他们拿到红杉中国和掌趣科技的投资时,连游戏demo都还没做完。

掌趣科技通过子公司投资了这家初创公司,这是他们在AI游戏领域的又一次尝试。

传统CRPG游戏像《博德之门》,剧情分支都是编剧提前写好的。

《印格》的特别之处在于,游戏里每个NPC都像真人一样会记仇。

有玩家在试玩时故意刁难护士阿心,三周目时发现这个角色竟然会暗中使绊子。

这种细节不是预设的,而是AI根据玩家行为实时生成的。

开发团队试过市面上所有AI跑团工具,发现最大的问题是故事容易跑偏。

他们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故事引擎,把编剧写好的主线剧情切成碎片,让AI在既定框架内自由发挥。

就像玩拼图,边界已经定好,但中间的图案可以千变万化。

游戏里有个叫"故事块"的设计,每个剧情片段都带着触发条件。编剧不用操心所有可能性,系统会自动检查逻辑漏洞。比如两个矛盾的情节永远不会同时出现,漏写的关键线索会被自动补全。这套方法是从文字冒险作品《80天环游地球》获得的灵感。

音乐游戏玩家小林在试玩时发现,同样的对话选择,第二次玩时NPC的回答完全不一样。开发组解释说,这是AI在模拟真实人际交往——人本来就不会对同一件事给出完全相同的反应。这种设计让CRPG老玩家感到新鲜,但也有人担心会错过关键剧情。

柚衣科技的办公室墙上贴着《无光之海》的海报,这款拥有几十万单词文本的游戏是他们的标杆。不过团队只有十来个人,编剧、程序、美术各司其职。他们推翻过三个版本的游戏原型,最贵的一个引擎开发烧掉近千万。

最近有玩家在论坛发帖,说在《印格》里尝试了二十种方法都没能救活生病的妹妹。开发组这是设计好的结局之一,但承诺正式版会增加更多可能性。这种开放态度反而吸引了不少期待,Steam愿望单人数两周涨了三千。

丁盛豪经常和《隐形守护者》的导演讨论互动叙事。对方正在用他们的AI工具检查剧本逻辑,传统编剧需要三天才能理清的分支关系,现在鼠标点几下就能找出矛盾。这种合作让更多人开始关注AI在叙事领域的潜力。

展台工作人员注意到,女性玩家平均试玩时间比男性长15分钟。她们更愿意探索每个对话选项,反复尝试改变故事走向。有个女孩玩了四遍开场剧情,就为了看护士换六套不同衣服。这种细节让开发组决定加强服装对剧情的影响。

游戏行业这两年冒出不少AI概念产品,但像《印格》这样敢拿完整玩法参展的很少。柚衣科技计划年底推出试玩版,明年初上架Steam。他们清楚知道,玩家最终在意的不是技术有多炫,而是故事能不能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