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话”版《物理学家》首演

 99    |      2025-07-25 02:44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我们的科学已经变成恐怖,我们的研究是危险的,我们的知识是灾难性的。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唯一出路是向现实投降,我必须把我的知识收回来!”7月23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国话导演王剑男执导的迪伦马特经典剧作《物理学家》,在北京国家话剧院剧场首演。这部诞生于冷战核阴影下的作品,穿越时空,引导当代观众走入一场发人深省的荒诞悲喜剧。

7月23日,《物理学家》在北京国家话剧院首演。王昊宸/摄

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反法西斯题材及红色题材系列演出中首部新作,《物理学家》的故事以悬疑开篇:一所精神病疗养院内,3名年轻的女护士相继被杀害,嫌疑人是她们分别看护的病人——“精神失常”的物理学家“牛顿”“爱因斯坦”和莫比乌斯。当莫比乌斯为守护自己的研究成果拼尽全力,成功在即,操控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才刚刚显露出真正的面目。

《物理学家》的魅力,远不止一个扣人心弦的悬疑故事,其内核直指科学伦理、知识权力等永恒命题。王剑男率领主创团队,精准把握了迪伦马特冷峻、犀利又充满黑色幽默的风格。

舞台整体采用极简的现代主义美学:高对比度的配色方案、锐利的几何切割光影、工业质感的金属构件,共同构建出一个既具有实验室精确性又充满表现主义张力的戏剧空间。一座以经典核辐射标志为灵感打造的直径5米的巨型三叶扇,成为舞台装置的核心,以最简洁的形式传递出最强烈的危险警示。

7月23日,《物理学家》在北京国家话剧院首演。王昊宸/摄

主创团队为这部经典注入了更具现代感的诙谐元素。从莫妮卡护士的小推车到博士小姐的电动轮椅,都是道具团队的精心选择,不仅在色调与形制上与整个戏剧氛围相契合,还起到了创造视觉笑点、调剂节奏的作用。

首演之夜大幕落下,关于《物理学家》的许多疑问仍盘旋于观众脑海中。莫比乌斯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博士小姐的“发疯”,是家族遗传还是另有隐情?这样的命运,对于3名毫不知情的护士而言,是公平的吗?

7月23日,《物理学家》在北京国家话剧院首演。王昊宸/摄

原作者迪伦马特也曾坦言,他的创作“不能给予安慰,而只会令人不安”。那座巨大的三叶扇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将人类命运的舵盘交托给失控的欲望和短视的功利。

该剧将在国家话剧院剧场持续演出至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