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行业作为汽车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交通运输“大动脉”的重任,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运行的关键力量。当前,商用车市场正迈入存量竞争和转型升级的新阶段,电动化、国际化、智能化、数字化等趋势迅速发展。
由于货运、客运车辆普遍具有体积大、载重高、运行时间长、行驶路况复杂等特点,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此外,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薄弱、疲劳驾驶、违规操作等行为也进一步加剧了安全风险。当传统手段难以突破安全与效率的天花板,智能化技术正成为破局关键——以下是行业已验证的六类解决方案。
AI 4G Dashcam智能终端
像敏视车载监控AI智能终端专为商用车设计,融合人工智能与车联网技术。该设备高度集成,主机内置4G/WiFi/GPS天线、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DMS(驾驶员监测系统)摄像头,能够实时感知、处理并交互驾驶过程中的复杂信息,包括驾驶员的行为、道路状况、车辆动态等,实现ADAS、DMS、MDVR多功能合一。敏视该方案支持前车碰撞、行人碰撞、车道偏离、疲劳驾驶、分心驾驶等智能识别,实时监测驾驶员状态与道路风险,通过语音和视觉报警降低事故风险,实现车内外的主动安全监控与预警。异常驾驶事件可自动上传至平台,便于车队远程监管、行为分析与调度指挥等,助力提升驾驶规范与车辆安全。
智能360全景环视辅助
针对商用车盲区安全隐患,敏视自主研发的智能360全景环视系统是一套高效解决商用车盲区问题的智能化方案,内置AI算法的控制盒具备强大算力,可复用原有全景摄像头,实现高质量全景图像拼接与360°全方位AI检测,降低部署成本。系统支持车道偏离预警(LDW)、前向碰撞预警(FCW)与两侧盲区监测(BSD)同步运行,实时识别车道偏移、前车碰撞及车周行人和车辆动态,并通过声光警报及时提醒驾驶员同时,支持远程车辆管理,有效提升行车安全。其突破性在于支持一分钟自动标定,可根据不同车型智能调整参数,在降低部署成本的同时提升系统适应性。
BSD盲区行人与车辆监测
基于AI深度学习,一些国内头部供应商方案,如敏视BSD盲区监测系统可实时。检测近车辆盲区的行人与车辆。通过高精度传感器与图像处理算法协同工作,系统能够有效感知盲区内的动态变化,实时判断潜在风险。特别是在城市道路拥堵、复杂停车场景、交叉路口等高风险环境下,系统能够提供快速、准确的主动预警。对于盲区监测范围内的行人与车辆,系统通过视音频警报向驾驶员发出不同级别的警示,以便其及时做出判断与操作,从而降低因盲区遮挡造成的交通事故风险。该方案为物流车、公交车等商用车辆提供了可靠的安全辅助支持,是现代智能驾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除了安全问题,商用车还面临运营效率和管理上的挑战。例如,货车运输中,依赖人工估算导致装载率低、空间浪费,运输效率低下;公共客运中,客流数据不准确导致调度不合理,车辆载客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
货舱空间统计
敏视最新推出的货舱空间统计系统,采用AI视觉技术的货舱检测系统,可智能识别货舱空闲区域,评估货舱空间的占用百分比,使得管理人员能够快速掌握货舱使用情况,帮助合理规划货舱布局,提升车辆满载率,最大化运输效益。通过货舱异常实时预警功能,有效防止偷窃和违法载人行为,确保货物安全,同时结合车载录像设备实现"人-车-路-货"全维度管控,为物流企业降本增效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公交客流统计
公交客流统计摄像头做得比较成熟的,敏视算是其中一家,其内置智能算法,能够对采集图像中的公交车乘客进行实时识别和运动跟踪,从而实现高准确度的客流数量统计。敏视该设备既可以独立搭配显示器,作为公交客流统计设备使用,也能与车载硬盘录像机联动,向平台实时传输客流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公交运营企业可以实现智能车辆调度、精准客流分析、票款异常预警和线路优化规划,提升公共交通管理的运营效率。
AI 4G车联网
想要实现商用车驾驶过程中人、车、路等一切异常情况实时感知和监控,就需要一套算法比较强大的车载监控系统。敏视智能车载系统集成DMS、ADAS、BSD、APC、360等算法,并提供真实的车辆驾驶和驾驶行为数据,可通过PC端或者移动端远程监控。其系统支持实时定位、历史轨迹查询、远程下载录像、电子围栏等特色功能,危险驾驶事件、车辆异常情况可上传至车队监控平台开放式API接口支持与企业自有系统对接,实现数据交换与协同管理,为车队数字化升级构建核心基础设施。
近年来,我国商用车出口市场持续向好,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增量引擎。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我国商用车出口量分别达到40.2万辆、58.2万辆、77万辆和91.4万辆,年均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别同比增长70.7%、44.9%、32.2%和17.5%。这一增长势头在2025年一季度仍在延续,累计出口达24.2万辆,同比增长13.1%,持续刷新阶段性高点,展现出我国商用车在海外市场的增长潜力。
在商用车“出海”浪潮下,合规壁垒是进入海外市场的首要挑战,需要确保遵守目标国家或地区的法规标准,并满足当地的产品准入要求。其中,欧洲国家关于智能驾驶方面的准入法规要求相对最为全面,而这些规定在全球其他地区也具备一定的普适性。
随着5G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商用车安全体系正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干预跨越。盲区监测系统开始与自动制动装置联动,实现风险预判到自主防护的闭环;运营管理从经验决策升级为数据驱动,装载系统通过与路径规划算法协同,构建"装载-运输-配送"全链路优化方案。未来技术演进将聚焦车路云一体化架构,通过V2X通信实现交通要素动态协同,最终形成安全与效能双重提升的智能运输生态。